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持续:尽管国民经济在一季度以来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疫情导致部分行业受到冲击,企业裁员或缩减招聘规模,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
受疫情的影响,一些原本有招聘计划的企业延迟或直接取消了招聘;大部分的常规招聘、升学工作,如研究生复试、教师招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考试等被推迟,这些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874万毕业生的庞大供给,这一数字较去年增加了40万,显示出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鉴于今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复工的不确定性增加,例如,国际航班恢复时间未定,旅游业和多数第三产业运营受到冲击。尽管如此,我们仍应理性审视当前就业形势,并采取相应对策。
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停滞,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许多企业暂停招聘甚至裁员,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此外,疫情也导致了许多企业的线下招聘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给毕业生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如下: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都会不太乐观。如今由于疫情影响,服务业向制造业急转弯。以前都是强调服务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优势,但这几年开始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经济转型加快。以前的毕业生过多集中在了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制造业的优质学生并不多。
其次,制造业产业恢复难,劳动力闲置现象严重,受疫情影响,很多制造厂和大型机械厂都面临减产停产的风险,更有很多企业不堪重负直接宣告破产,从而影响到产业链的运转,最终影响到员工的复工和薪资待遇;最后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特殊群体就业困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和全球经济状况的变化,使得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因素更加多样化。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需要更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增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好的机会。03不太乐观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导致服务业向制造业急转弯,经济转型加快。
〖壹〗、今年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视频面试,或者是等疫情结束之后再找工作。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在全国蔓延,全国基本上所有地方都已经停工停产了,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整整一个2月份全国的所有的企业都没有上班,这些企业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所以2020年对应届毕业生来讲,是就业非常困难之年。
〖贰〗、参加招聘会:关注学校或社会举办的招聘会,这是获取工作机会的重要途径。在招聘会上,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岗位需求,展示自己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搜索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同时,可以关注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和机构,了解他们的招聘动态。
〖叁〗、保持积极的心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如CPQ、MBTI等),以帮助明确职业方向。同时,密切关注校园招聘会和专门的毕业生招聘活动,这些场合通常吸引大型企业,他们愿意培养新人。因此,不要错过这些机会。
〖肆〗、找工作途径: 校园招聘会:这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招聘会通常由各地的人才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联合本地以及外地的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网络招聘会:这是现场招聘会的网上展示版本,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务实的就业信息交流服务平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一瓶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05u.cn/uncategorized/202509-9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