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死后徐树铮挽:仗匹夫节,挽九庙灵,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有六尺孤,无一抔土,斯人已死,斯事难复为之。康有为死后,梁启超挽: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幸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翼为毕沅撰写的挽联:羊祜惠犹留岘首;马援功未竟壶头。这幅挽联以拉人作衬的手法,巧妙地将死者与历史人物相比较。赵翼选择羊祜与马援,旨在突出毕沅在楚地的贡献与忠诚。岘首山的岘碑与壶头山的战事,恰似毕沅的政绩与忠心。此联不仅在对仗上工整,更在内涵上寓意深远。
挽蔡松坡(蔡锷):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江山皆雨泣; 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挽孙文:英雄作事无它,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挽袁世凯: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评是狱。
一样漂萍身世,千秋白水文章 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赠萧瑀》李世民给萧瑀的挽联。金岳霖为林徽因书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撒血祭英杰,扬眉剑出鞘。
挽黄兴的联,大家很容易搜到很多,我说个不太有人知道的。我们知道写挽联的一个很常见的办法就是找名人衬托,比如上面几副把人比作韩信,比作列子的。但是将中国人比作外国人,就比较少见了。我们来看这个挽黄兴的联。
小凤仙挽蔡锷的两副对联 公元1916年,辛亥革命时的元老,讨袁名将蔡锷在日本福岗医院逝世,终年三十五岁。
我认为李鸿章此语说得非常到位,而且他必须这样说。此时李鸿章已是直隶总督,乃疆臣领袖(是年六月,被授予老师曾国藩担任过的武英殿大学士之位,则是宰辅身份了),在曾氏门生中他最有资格如此说。曾国藩常说办大事要找替手——即政治接班人,如此才能保证其事业有人延续下去,而不至于人亡政息。李鸿章以其功绩证明曾国藩当年所找的“替手”是非常合格的。
名人挽联集包括以下几则:林则徐挽关天培: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解读:此联赞美了关天培六年的坚守与忠诚,表达了对破坏国家防御者的愤慨,并称赞关天培的伟岸气节连异类都钦佩。
六载的坚守,金汤已固,却何人突然破坏长城,使关天培不得不鞠躬尽瘁,付出一切;两位忠贞之士,面对困境,异类也钦佩其伟岸气节,甚至在归魂时,面如生。
这是孔庙中常见的一副对联,赞誉孔子,实是一副妙联。上联意为孔子之德与天地相齐,下联意孔子这道为古今之冠。推崇孔子德行如同天地。孔子之道古今第一。对联对仗之工,犹其余是。送秦一椎;辞汉万户。这副对联写出了张良平生的两件大事,上联颂其大勇,下联赞其大德。
林则徐挽关天培: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关天培(1780-1841),江苏人,1834年任清朝广东水师提督,严整海防,奋勇抗英,积极支持林则徐禁烟。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上联: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下联: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上联: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下联:遗言太沉重,莫作空头文学家。
同治帝的两幅挽联是: 其一:本一代完人,先定东南,次平西北;为六旬元老,名扬中外,忠冠古今。 其二:功在国,德在民,名在天下;出为将,入为相,殁为神明。 这两副挽联应该是翰林院的词臣为少年天子草拟的。四平八稳的官家口吻,也不用什么旧典,其文辞只能说平平。
〖壹〗、第一个:歌颂伟大总理周恩来颂周恩来 共和国之恋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德;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无私无畏,无瑕无疵,无墓无碑无子女;有才有智,有勇有谋,有功有德有后人。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青史千秋,何堪魂去;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贰〗、材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2汤某与友上街游玩,见酒店吊着一盏方灯,四面都写着酒字,出对曰: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时夜已深,报更者出,友曰,我对矣: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叁〗、——凤雏庵正殿对联,一代名士庞统,才高八斗,智比诸葛, “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 ,足见其才能卓著然其貌不扬,身材不显,在看脸的时代被各方所忽视。好不容易被刘备所用,刚准备大展拳脚,施展心中抱负,无奈落凤坡下命归西,天妒英才,直接导致诸葛入川、云长失荆州,三分之局至此被确立。
〖肆〗、二十二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材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伍〗、名人读书故事1:苏轼改对联 北宋大学士苏轼,少时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常常受到父亲的诗朋词友的称赞。因此有些飘飘然。一日,年少气盛的苏轼,骄傲地写了副对联贴于自己的书房门口。联云: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陆〗、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壹〗、[清]康熙挽郑成功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清]乾隆 奇松诡石天然净 涧草山花自在芳[清]吴步韩自寿 遗失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清]郑燮六十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贰〗、墓碑对联带横批7字对联如下:四面青山绕吉地,五方龙脉供仙灵。龙耳发祥光 鹊巢奥运颂千秋,父母生死常相伴。名山千古秀 茹苦含辛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福地万世昌 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柏翠护佳城 山青水秀成墓地,鸟语花香现才郎。
〖叁〗、联语带一腔正气,为不能治好世间贫富之病而成为憾事。下联嘱其家人丧世从简,莫劳命伤财,颇有进步思想,仁者之心,跃然纸上。
此对联应为曾国藩所著挽联: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三河之战后,曾国藩等待胞弟曾国华的消息,一个多月了,毫无结果。肯定是在战争中死去,只好向朝廷拜折。除夕到了,钦差来临,宣读朝廷圣旨:候选同知曾国华,在三河围困中与李续宾奋击,力竭阵亡,特追赠为道员,从优议恤。
【简释】清毕沅自提生圹(即在生前建好的墓)联。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简释】清曾国藩挽起二弟联。生在百花先,万紫千红齐俯首;春归三月暮,人间天上总销魂。【简释】清陆眉生挽咸丰年间坤伶周翠琴联。
魂兮归来,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训弟课儿,一生辛苦今犹在;持身涉世,十分忠厚古来稀。原上春深,鹊鸽音断云千里;林梢夜寂,鸿雁声哀月一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一瓶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05u.cn/zsfx/202508-56473.html